
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南北大米的口感差异。水稻种植期间,我国东北地区早晚温差大,较大的温差能够让平均气温控制在21摄氏度到22摄氏度,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,Z易于优质水稻品种的形成。而南方的平均温度都是30摄氏度以上,品质相对比较差。
水稻品种有籼稻和粳稻,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、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,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。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晚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种植粳稻品种,而我国南方一般种植的是籼稻品种。
“土”也是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。由于东北是黑土地,它的氮肥使用量相对偏低,而南方水稻的氮肥含量较高,自然而然质量就会下降。黑龙江大米为什么好吃?
1、一季稻,顾名思义指一年一熟,是东北特有的水稻,生长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。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开玩笑跟我说,要节省粮食,因为一年只长一个粒!那时候我就一直在想,我吃的这碗米饭要存多少年才有啊…也是从那时候起,我就认定,只有一年一粒的米,才是好吃的米。生长期长,是东北米好吃的主要因素,由于地理环境限制,在东北地区,适合米生长的高温期比较短暂,所以一片土地里所有的营养,一年中只有一次充分滋养作物的机会,这样的滋养自然比一年两次甚至三次供养作物来的养分更足!
2、其次,昼夜温差大,是东北米香醇的原因之一。正如新疆的瓜果甜,也是因为昼夜温差大,所以在水果内聚集了大量的糖分使水果变得甜一个道理。东北的主要粮食产区,爱米大米的主要产地响水米区,都处在北纬40度,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,是处于极深内陆的大陆性气候,受来自内蒙古的冷空气影响大,一年中更多的时候都是夜场昼短,所以昼夜温差大,给米自身的营养积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。
3、第三,东北米产区病虫害少。和南方的暖湿气候相比,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并不利于病虫的生长。由于病虫少,在种植期间农民所使用的农业自然就少,想用数量的农药浓度也相对降低。病虫少,有利于米的自然生长,农药使用的少,或者尽量不使用农药,也使得东北米更健康!